江阴,取名大江之阴,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这座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南部的美丽小城在山北水南的江南鱼米之乡悄然崛起,成为长三角地区著名的经济重镇。
众所周知江阴民营经济发达,江阴以本土乡镇企业起家,是城镇经济领航者,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这里是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故乡,诞生了海澜之家、双良等知名企业,还是我国著名的华西第一村的所在地。然而,江阴所拥有的并不止这些。江阴的魅力遍布在她的每个角落,一砖一瓦,一桥一树,书香稻香弥漫,还有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每一张笑脸。
中国日报采编团队走进这座著名的小城,倾听江阴的书记畅谈江阴蓝图、江阴企业家的宏伟计划,回味江阴颇具传承的文化艺术,捕捉当地居民的生活点滴。用精心编写设计的16个版面,向全世界展现江阴魅力。这16个版的GOJIANGYING专刊随同中国日报旗舰版、欧洲版、美国版、亚洲版等覆盖全球发行,江阴将随着中国日报的平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中国日报》是在国际传播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中国英文媒体,发行量逾万。
在很多人眼里,江阴是一座“小城”,相比北京、上海等人口过两千万的世界级大都市,江阴人口只有万,那么这座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南部的工业之城到底有什么能量和特色引来国家英文日报如此大规模的报道呢?
中国日报的副总编辑孙尚武如是说:
正是由这些一个个企业构成的民营经济促进了江阴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次《GOJIANGYIN》头版的大标题‘ROOT’OFCITYSECONOMYWILLHELPITFLOURISH直译过来就是:
1
江阴经济之“根”将使这座城市持续繁荣发展
在介绍里,文章提到说江阴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比如,在世界知道上海之前,江阴被认为位于长江的河口,而实际上,江阴处于长江下游最狭窄的一段。江阴是一座“小城”,人口只有万,可是它的GDP在年达到亿元人民币,比整个青海省还多!如今,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规划,江阴将连同周边城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成为“十三五”期间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城市群。与众不同的是,很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服务业,减少第一、第二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份额,而江阴却要继续把制造业做大做强,正如市委书记陈金虎所言,产业强市是江阴发展第一战略!产业就是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根”!
不靠“土地财政”也不靠地方债,制造业既是这座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也支撑着江阴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在封面报道中,市委书记陈金虎对江阴的发展提出了展望。陈书记强调江阴的发展不靠房地产业也不靠国有企业,支撑江阴经济的是江阴的工业,包括大量的民营高端制造业。陈书记还谈到江阴要通高铁,搞好公共医疗,引进更多高等教育,建设森林公园、以及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措施,发展旅游业,无缝对接上海。十三五计划中的江阴将更加美丽繁荣。
2
经济发展篇
在经济发展篇里,中国日报江阴专刊重点介绍了双良和贝瑞森两家企业。实力雄厚的两家民营企业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中国人如何做生意,甚至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的秘密可都在这里了!
3天下第一村
接下来呢,GOJIANGYIN介绍给全球读者的是全中国都引以为傲的、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中国日报高级专家和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畅谈近一小时,全面深入解读这个小村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天下第一村,并且用国际化的视野打造中国美丽乡村的。另外版上还有一个小小的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yinshizx.com/jysmj/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