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4372.html
中国江苏网12月11日无锡讯在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璜塘村小桥头村,白墙上印着“村规民约”三字经、党员中心户及其联系党员和群众的名单;小公园展板上公示着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包括4月份组织60岁以上村民一日游、9月份举办一次国庆文体活动;长廊里挂着村里评出的“孝亲之家”、“长寿之家”、“”书香之家”的照片,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一年多来,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以璜塘村“党建+三治融合”模式为试点,通过以党员中心户引领的“1+10+N”组织框架,以自然级爱心基金会为主导的保障机制,和以乡村民约为标准的管理制度,实现了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基层治理新格局。如今,该模式已在全镇35个自然村推广。
在小桥头村54号家门口,有一块特殊的“门牌”,上面依次罗列着该家的门牌号、家风家训“上善若水”、家庭荣誉“和谐之家”,以及标注的“党员中心户”。这家的户主黄宝洪是土生土长的小桥头村人,也是小桥头村三个党员中心户之一,退休前曾担任璜塘村村主任。
“作为党员中心户,我联系着10位党员、69名村民群众。小桥头村共有近户人家,多位村民,通过三个党员中心户,全联系到了一起。”黄宝洪指着墙上的活动照片告诉记者,基本月月有活动,有时候一起学习,每逢节日还一起给村里老人送粽子和月饼等。
此外,党员中心户还承担着了解民情、动员村民积极性和参与度的职责。由他们提议形成“三治”组织框架,即自治组织“三会”:爱心基金会、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法治组织“三团”:法律顾问团、普法宣讲团、想先裁判团;德治组织“三队”:志愿服务队、村规监督队、矛盾调解队。
“党员中心户都是老党员,对村里的情况很了解,也是参加村里事物的积极分子,由他们做出表率并倡议、动员,大家都信服,跟着一起干!”璜塘村村党组织书记张银初坦言,如今,村民像石榴籽一样聚集到了一起,有问题一起解决,有想法一起努力,村民的凝聚力、向心力有了很大提升。
“今年跟着村里去周庄旅游了一次,还做了一次免费体检,中秋、端午还有钱拿,前几天村里组织文艺演出,都是村民自己演的节目,那场面别提多热闹,”面对记者的镜头,璜塘村村民代表吕锡琴笑着说,“成立了爱心基金会,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收获了幸福感”。
成立自然村爱心基金会,是徐霞客镇“三治融合”模式探索的一大亮点。吕锡琴告诉记者,村里发起成立爱心基金会,全村所有村民几乎都出了钱,还有一些在外地工作、经商的村民也纷纷5万、10万的汇款,很快筹到了近0万,“现在大家经济状况都好了,为村里做贡献,大家都愿意”!
“爱心基金会之所以能受村民欢迎,是因为它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璜塘村党组织副书记王忆告诉记者,一方面,村民捐资名单和明细会公示,另一方面,基金会每一笔花销,都要经过村民商量决定,而且每一笔开支都在村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yinshizx.com/jysxs/1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