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ge_ala
从江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日前,我市“三夏大忙”圆满收官。据初步统计,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12.77万亩,比去年增加3.42万亩,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5-10公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齐增”。
科技化种植,有效促进绿色高产
顾山镇东岐村种植大户陈学培脸上藏不住丰收的喜悦,今年他种植的亩小麦平均亩产高达公斤,每亩净收益达到多元。这是他种田30多年来小麦产量和收益最高的一年。“小麦高产首先要靠好的品种。”陈学培说,今年他选种了市作栽站推荐的新品种扬麦25,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生长旺盛、穗型大、抗病性强、播期弹性大等特点。
科技当家,地力生金。在综合示范推广、绿色高产创建等项目的辐射带动下,我市小麦高产多抗新品种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品种布局不断优化,“藏粮于技”成效再次彰显。日前,徐霞客镇北渚村省级稻麦综合示范基地“小麦机条播绿色精量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田亩产数据出炉,亩产小麦公斤,刷新我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近年来,我市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0亩以上,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增加粮食综合收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长泾镇王家村种植大户潘晓东介绍,高标准农田机耕机收费、人工费以及肥料、农药投入等成本均显著下降,稻麦两季累计亩均可节约成本多元。
机械化收割,有效保证颗粒归仓
5月25日至6月1日,我市田间地头麦浪翻滚,机器轰鸣,上演了一场麦收农机大会战。进入小麦收获高峰期,一天小麦收获面积在2万亩以上,仅用8天时间,夏收工作就基本完成,比常年提前1周左右。
“夏收夏种,农机非常关键。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要提高机收速度和效率,还要降低机收损耗,让小麦颗粒归仓。”江苏省劳动模范、青阳镇林度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沈洪杰说。
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困难等不利影响下,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在收获环节机收损失率若能降低1个百分点,按照今年全市总产万公斤计算,理论上就能挽回42万公斤粮食。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机收减损,只有确保颗粒归仓,才有底气把饭碗端得更牢。
社会化服务,有效破解“种地”难题
近几年,在周庄镇长南村,社会化服务让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合作社开展代耕代种代管、收获烘干、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了种地成本、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实现农民和合作社双赢。”雪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程雪峰说。
这样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我市不在少数,作为全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之一,我市围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试点目标,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并投资万元以探索建设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智慧平台。
据统计,年全市粮食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6.1万亩,服务带动小农户2.65万户。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专业化服务,把最优品种、最佳技术、最新装备导入粮食生产的全流程中,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难题。
来源:江阴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