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加码银行不良处置力度不减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减。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多年增长,且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银保监会在部署年工作时也明确表示,要继续支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

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健。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年至年,5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

近期密集披露的业绩快报也显示,A股上市银行不良存量包袱正得到稳定化解。就目前已披露数据的17家银行来看,不良率均较年同期有所下行。股份行中,中信银行年末的不良率为1.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降幅为股份行中最高。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

地方性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程度不一,不良率降幅最高的是江阴银行,截至年末,该行不良率为1.32%,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宁波银行、沪农商行不良率已处在较低水平,同比微降0.02个和0.04个百分点,分别为0.77%和0.95%。

“得益于我国经济快速恢复,银行业运行总体稳定,主要银行营收与盈利维持正增长态势,风险处置规模逐年加大,有利于当前阶段我国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维持总体稳定。”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一峰同时指出,银行业资产质量呈现比较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问题资产比例大不相同,资产质量演化趋势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和沿江经济带,银行体系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银行体系资产质量与当地经济发展态势、产业变迁格局、金融生态环境高度相关,资产质量呈现出一定的压力特征。

处置方式“多点开花”

从目前金融监管表态来看,继续加大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已成定局。银保监会在部署年工作时明确表示,要继续“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支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数据显示,银行业年-年全年处置不良资产分别为2.30万亿、3.02万亿、3.13万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仍将保持“3万亿+”规模。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求下,监管对银行业风险排查不断深入,将进一步规范不良资产认定标准,加快推动银行不良风险显性化,银行体系原有的“隐性不良”将进一步暴露。与此同时,目前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处置能力仍显不足,影响了不良资产处置进度。

在政策加码以及银行迫切提升资产质量背景下,当前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主要方式已“多点开花”,除了传统的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定增“搭售”不良等新方式也获得广泛使用。

例如,证监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yinshizx.com/jysms/18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