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战疫护士医院俞桂香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710/5530837.html
01俞桂香:用心点亮,用爱战疫

这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看似微薄但又坚定的行动向身边向世界传递同舟共济的力量,医护人员们日夜奋战与时间赛跑,纷纷逆行而上。

网络空间里看到这些“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愿书、请战书和这么多逆风而上,冲向救护一线的医生护士、医疗专家、参与救援工程的人员们,我们被一次次的感动着,正是这份责任担当惊天撼地,让病毒和恐慌不再肆虐,让人心聚拢、众志成城!

不平凡的今年,皆是凡人的白衣天使们,成为了新时代的“网红”,时刻散发出正能量,用心点亮阴暗,用爱战役病魔!

今天特别想与大家分享一下ICU温暖人心的故事:

一、我愿意舍身为患,

奔向一座“空城”,守护需要照顾帮助的人!

一人呼,百人应,一开始看似平静的群内并无奔赴武汉敲定是谁的信息,就在除夕的当晚,群里炸开了,倔强的杰哥,笑着说“我是个大男人,身体硬朗,头发短,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去了”“此行定会发扬我院急重症团队优良作风,展现我院精神面貌,做好本职工作和个人防护措施,定不会给大家丢脸”“领导记得帮我照顾我和我的家人,必要的时候她们会联系您,拜托了”就这样,你成了无锡医疗应援团队中的一员,拖着几个大重重的箱子去往正在饱受煎熬的武汉城。

二、你走了没什么给你,

给你买点抗病毒的药吧,必要时用得上!

“尿不湿带了没”“那里肯定不方便出行,拿医保卡给你刷了点感冒冲剂和抗病毒的药,给带上防身”还是我们的蒋老师比较周到,我凑齐药品,“尽量备货充足,以备不时之需”,此行一定要保重,防在先,不容易被病毒侵蚀,心想着给全体ICU备战的家人们也准备些,备好物品及药品后,随时待命,我们永远是守在战役最前线的那一支队伍。

三、空气中那么多病毒,

别忘了把这些口罩戴上,一定要注意保护!

患难见真情,袁主任和黄华敏护士长说“口罩已经严重缺货了,蒋老师那有多个N95口罩正好任杰需要”,特殊时期价格不菲主动出资,热心的小伙伴们也没闲着,凑齐了2元费用,“给杰哥买口罩用吧,这都是大家的心意”这就是一家人该有的态度。

四、物资紧缺了,口罩都买不到,

这些一次性医用口罩先用着防身吧!

爱心传递,接受防控物资捐赠的信息席卷朋友圈,我的好朋友“雪中送炭来了”个口罩从外地顺丰寄往我院重症科室,好事不留名,她说“我只想尽一点我的心意,但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希望能帮到你们”,一打开满满一箱子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给每人分发了2包,路上可戴着用用也好,真心的感谢您的美德,我们便收下了。

五、我成了一只“大白熊”,

大家不要牵挂我,我在这里很好!

“不枉此行,湖北省副省长亲自慰问,来中心ICU工作很顺利,防护标准到位,有一个心脏刺伤的病人得知我们是江苏援助的,非要感谢并握手,江阴也出现了确诊病例,大家一定要冷静!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新冠,而是输给了恐慌,全国人民一定要加油共度难关!这是我们无锡应援老师们的工作场景,照片来之不易!感恩有你!”每天都会有杰哥安全的消息,不时反馈工作的动态,说明状态一切都好,你要知道我们都牵挂着你的安危。

六、医院,

我们依旧坚守岗位,守护每一位患者。

在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隔离衣、防护眼镜、面罩防护到位,防止职业暴露和减少空气传染的机率,这是我们的脆弱的患者啊,在这里不会受到新冠病毒的侵袭,因为有我们给你们筑造了一道道墙。

感谢你们的无私付出,前路必光明,因为有他们的心在照亮,不论你姓甚名谁,都该赋予你一个响亮的名字“英雄”!

作者:

俞桂香,护师,8年开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12年,从事护理职业,勤恳热衷于重症护理事业,秉承中医药文化传承,完成西学中培训班,推崇中医养身茶饮及中医药膳、中医操作,并取得无锡市中医护理骨干护士培训、江苏省血液连续血液净化培训、完成三个月省人医重症监护进修、火龙罐培训、中医医护健身气功、医院静疗专科培训等合格证书,擅挖难点,创科研,愿呈一盏灯火,用温暖除病痛折磨。

02一封家书

尊敬的严书记、严院长、各位院领导:见字如面,钧鉴!今天是2月28号了,时间飞快,到武汉支援已然一月有余,我一切安好,敬请各位领导勿念!己亥岁末、庚子年春,一场新冠疫情在荆楚大地蔓延开来,数以万计的江城百姓被感染,武汉被迫封城,疫情牵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武汉需要支援,需要我们这群白衣勇士的援助。在医院首次发出志愿支援倡议书时,我和同事们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们这一辈人,在懵懂的年纪感知过非典,在浮华的年岁见识过汶川地震,十几年前是我们的前辈身着白衣,以血肉之躯保我们茁壮成长。现在我们长大了,也顺利地接过了他们的衣钵,这次疫情我们也望逆行而上,护武汉同胞以万全。作为我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成员,我很庆幸,也很荣幸地得到党委和院部领导的信任,指派我作为我院第一批援鄂人员前往武汉,支援此次疫情救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蒋院长与护理部周主任连夜为我准备了满满当当的四大箱物资。大年初三上午,严书记、严院长还亲自带领各部门负责人为我此行举办了送别会。激励的话语至今仍在我脑海回旋,我也深知此次前往支援,任重而道远。此去武汉,定要发扬我院“不怕苦,肯登攀”的精神,将我院的优良传统与坚毅品格展现给武汉的医疗同仁和民众。当日午后,在蒋院长与季主任的护送下,我顺利地踏上了发往武汉的火车,长夜漫漫,汇合了南京、徐州及南通3地共计20名的江苏支援老师后,列车于次日清晨顺利抵达武昌火车站。此行20名江苏支援老师对接医院,是武汉市综医院,占地面积广,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医院谭院长亲自带领领导班子到达武昌火车站迎接我们一行,对我们的到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一路护送我们安全抵达住宿酒店,给大家配备了优越的住宿条件,距离工作单位路程也很近。所有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强化了各项防控理论知识,反复加强穿、脱防护服的整套流程,于1月30日,正式踏入临床一线,开展相应的医疗护理工作。我所在的重症医学科在医院是个大的科系,光治疗病区就分为三个部分,医疗团队完善,护理人员充足。这里硬件设施与我院区别不大,尤其呼吸机、血液透析机的使用品牌、型号与我院重症医学科设施基本相同,这使得我更是轻车熟路,很快适应并上手日常护理工作。由开始在非传染病区适应工作环境,调整工作状态,到进入新冠感染重症病区,全面接触新冠感染病人,由接触心脏贯穿紧急手术后行IABP治疗的病人,到接触因新冠感染累及MODS后使用ECMO联合CVVH治疗的病人,我从中认知了许多,学习了许多,提升了许多,更成长了许多。看到过,因治疗得当,病情好转后转出重症病房时,病人眼中那一份对“生”的希望,也听到过因病情加重,经反复抢救后无效病人离世时,心电监护仪上那刺耳的悲鸣。在此次疫情面前,所有人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的脆弱,站在那一条“零杠线”面前,重症病区内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那么的无奈,这也让我坚信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应着力加强PICCO、IABP及ECMO一系列先进治疗手段的学习与开展,逐渐形成一个优秀,完善的治疗团队,在大病面前,我们沉着冷静的亮出这些救命的绝技与死神搏斗。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我结识了一群“生死之交”,此次江苏省前来支援的20位老师,在这段岁月里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共克时艰,无论是生活中亦或是工作上。小到彼此提醒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大到省队评选“先进个人”时互相谦让,都觉得对方才是最合适的选择。大家从来不去计较过多的个人得失,更加看重的是我们这个集体的团队荣誉,我是何其幸运,遇到了这样一群人,感恩有你们在,有你们在真好!在缓冲间更换防护服时,大家开玩笑地说,那些奢侈品的衣服在这个时期都显得很过时,我们身上的这套防护服才是世上最“美丽”的衣裳。没有错,工作中防护服将我们与病人阻隔,但阻断的是无情的病毒,我们的心与患者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从抵达武汉至今,湖北省肖副省长、武昌区区委甘书记,先后带领各职能负责人来到我队住所,对所有支援武汉的江苏籍医务人员表示了深切慰问与衷心祝福,询问了临床工作开展情况,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关心着我们。他们一再强调,要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落实合理排班,保证充分休息。远在七百公里外的家乡,也由市委黄钦书记与杜小刚市长组织,与此次无锡市所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视频会议。“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句句话语,掷地有声,汇聚成强大的能量,促使着我们这批人继续前行。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作为我院的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一个月的工作经历更是加速了我积极入党的热情,以队伍中优秀的党员干部为工作榜样,以牺牲小我,无私奉献的党员精神继续投入到之后的战斗中,我也愿意继续接受党委与党支部对我的考验。一个月的工作,忙碌而充实。工作之余我也会严格执行自己居所的消毒杀菌,每日重复。经常关心时政新闻,了解每日全国疫情的发展变化;每日按时完成“学习强国”任务;每日都会做好工作总结,向分管院长与护理部主任做汇报。空余时也会放松一下,听听音乐,和家人、同事视频,彼此寒暄鼓励。希望通过此次疫情的历练,能够让我褪去一些青涩,多一份成熟与稳重。青春无悔,不负此行!感谢院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此次援鄂会让我的护理生涯更加丰满。你们大家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也是我前行最大的动力。请院领导放心,我一定在这场战役中做好个人防护,调整良好的身心状态,保证圆满顺利的完成任务,平安归来!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此致

敬颂崇祺!

任杰

.02.28

作者:

任杰,男,9年7月参加工作,主管护师,江阴医院ICU副护士长,无锡市重症护理专科护士,我院第一批援鄂人员,1月27日踏上驰援武汉的列车。

03

同风雨、共抗疫

——记援鄂战士、心病科副护士长顾晓青

《风雨战疫》

冬梅送暖春日回,

遥送巾帼援湖北。

举国抗疫心相随,

月余疫去凯旋归。

正值月满冰轮的元宵佳节,我院顾晓青等临床一线护理骨干深夜临危受命,带着所有医护人员的寄托,于次日清晨奔赴武汉,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迎着夜幕,她们顺利抵达武汉。

她们原本拥有一袭秀丽长发,为了方便穿戴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在临行前她们剪短了陪伴了多年的长发。

经过紧锣密鼓的培训,披上战衣,深夜便进入战备状态。10号当天晚上,13分钟就收治了26名患者,着实令人惊叹驰援团队的强大。

顾晓青利用休息时间给我们发来了信息,她说:“一开始我们也有点担心,好在老师们安排了专业人员在旁指导协助我们穿脱防护服。穿戴结束,老师给我们检查合格后分批次进病房,每进入一个房间,都要进行手消、消门把手、敲门的步骤,确定前面的门未开启,我们方可进入房间,经过清洁区、缓冲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四个区,就到达了病房。跟上班的老师们交接后,我们就开始了一天的治疗和护理。”

最近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武汉的患者夸赞江苏护理人员穿刺水平精湛的视频。虽说静脉穿刺是护士的基本功,但是戴三层手套穿刺的静脉输液,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初到重症病房的顾晓青,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

最令她记忆犹新的是给一位50多岁阿姨静脉输液,阿姨说她的静脉很难打,昨天输液打了三针。顾晓青耐心安慰阿姨,“阿姨,你不要着急,我给你慢慢找静脉。”阿姨表示,她知道护士们带了手套操作不容易,让她安心操作。于是跟阿姨边交流边找静脉,在交流过程中,她一针见血,阿姨非常感激地说“小姑娘,你技术真好,谢谢你。”

良言一语三冬暖,作为医护工作者,没有比得到患者的肯定更令人欣慰的了。尽管病毒肆虐,武汉气温骤降,尽管身穿防护服闷热缠身,但想到病人的鼓励,顿觉疲惫全消,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的心里别样的温暖。

老师们经过讨论,把她们进行分组,我院5医院7名护士组成一个小组,作为组长,她感觉自己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在武汉的护理工作,排班无法固定,只能随着病患的变化而灵活机动。下午接到通知,今天病人病情变化多,需要增加人员上班,顾晓青立马联系了两位休息的老师,她们二话不说,服从安排。接班的时候,她带着两名护士一起进去,由上一班的组长跟她交接好病情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各位护士的能力进行分组,然后由各组员进行床边交接,做到每位责任护士都知晓分管病人的病情,用药,心理状况等,在大家相互协作下,治疗及护理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下班的时候,她们一行人也是分批下班,下班的人员跟上班的人员做好交班后方可离开病房,留下的人员跟下一班上班的人员做好交接后方可下班。等她们交接完毕到乘车,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

此刻,已是凌晨五点,武汉大雪,手机那头,传来了顾晓青发来的照片。她们刚下班,稀稀落落地分开坐着,保持着一米的安心距离,四周充斥着浓烈的消毒水味,卸下厚重的防护服,在公交车上享受着这个城市带给她们的宁静与祥和。不过短短四小时的工作,水泡、压痕、压疮就深深的印在了她们的脸上。手机这头,写满了我们所有人的心酸及心疼。她们,也都是爱美的姑娘们啊!

顾晓青告诉我们“家人及领导怕打扰我休息,每天总是等我联系她们,每次通话,都要叮嘱我注意防护,安心工作,照顾好自己。不管走到哪里,我依然是你们的牵挂。每天都收到领导、同事、朋友、同学、家人的关心信息,有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顾晓青说,这是她人生历程中最庄严神圣的一件事,她会用党章、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这次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救护中,一定不负所托,冲锋在前,不计报酬,不计生死,发挥自己所长,谨小慎微地工作,尽可能多的救治患者,帮助他们早日痊愈。

风华模样,落落大方,严谨细致,一心为人。这是我们心内科对顾晓青最美的评价。作为副护士长的她,工作兢兢业业,带教春风化雨,科研论文严谨,热爱生活及瑜伽。她多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科室最佳护士,优秀带教老师,优秀团员,优秀团干,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是我们心中不折不扣的最美护士。

这名拥有15年护理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是我院第二批江苏省心血管专科护士。由于心病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突发性,培养了她敏锐的观察力及应对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熟练掌握了各种急救技能,拥有丰富的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经验,因此可以很好的胜任这次驰援任务!

伏惟时艰,大疫当前亦是大义当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美”逆行者“前赴后继,奋勇直前,但愿此行归期不远,等你们回来,一起看芙蓉城春暖花开。

江阴医院:朱艺韵

作者:

朱艺韵,共产党员,江阴医院,主管护师,心病科工作8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yinshizx.com/jyshj/14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