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人大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十八大更是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我党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与自信,也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市委市政府围绕“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战略,着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了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进一步优化,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对于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贡献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基本情况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市政府深入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培养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运营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机制,相继成立了市广电集团、文艺集团、影剧公司、旅游产业公司等一批国资企业,进一步厘清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边界,实现了管办分离、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取得较好绩效。年,广电集团年收入万,文艺集团创收.2万元,影剧公司创收万元。今年,我市编制出台了《江阴“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打造长江经济带文化名城和江南工商文化体验之都的发展定位,这为江阴文化产业发展确立了目标定位。

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

  继金一文化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后,我市先后有江阴后朴文化、星光文化传媒在Q板上市融资,联通纪元也于年底在新三板上市。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年均增长3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87.85亿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我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指出,力争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比年实现倍增。

园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高新区和临港开发区两大集聚园区,成为了文化企业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约发展的大平台,其中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市级园区,以“动漫城”“设计谷”为载体,集聚了动漫制作、影视剧投资制作、游戏开发及运营、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创意产业,以及服装设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工业设计产业;临港开发区江苏江阴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省级园区,集聚了金一文化(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金箍棒工业产品设计江阴有限公司以及创客空间等中小微企业发展平台,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了文化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内涵不断丰富

  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内涵提升,全市文化核心内容不断增加。今年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工程”中的文化提升工程也以延续城市文脉,凝固城市历史,留住乡愁记忆为脉络,彰显了城市的个性和魅力。目前,我市在影视制作、动漫创作等核心内容方面不断充实,自年电视连续剧《江阴要塞》成功创作以来,我市先后有20余部影视作品公映播出。《神秘世界历险记》获第15届电影华表奖,动画《神奇的大运河》、《阿U》和电影《大女侠与小郎中》等三个项目获得省优秀文化成果奖。江苏中南影业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拍摄7部影片,《我的战争》、《追凶者也》已经上映,取得较好票房。

存在问题

  尽管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处于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周边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05%,这在无锡五区两市中仅位列第六,甚至低于国家3.97%的平均水平,而同时期昆山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1%。综观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

政策推进落实力度不够

  从全市范围看,迄今为止,加强文化产业强市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还未制定出台,各开发区虽有各自的优惠举措,但在全市层面上,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完善。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理解以及抓文化产业工作的力度还未到位,甚至处于被动、茫然状态。

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除少数规模企业外,全市文化企业大多为文化创意型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且无实体支持,由此缺少固定资产为抵押的融资条件,融资难成为文化初创企业的发展瓶颈,全市文化产业还未形成产业链式的化学效应,有些文化创意公司有产品而销售渠道不够畅通,而全市资本雄厚的民营及上市企业却很少   一是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政府相关部门缺少专业管理人才,由于在人才引进上有学历、获奖等先置条件的限制,招录专业人才到编制内比较困难。

  二是企业中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端复合管理人才匮乏,作为四线城市的位置,难以吸引高端领军人才的入驻。

  三是创意设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由于企业环境、产业链未形成等因素,人才集聚效应难以形成。

本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有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但缺少资本的投入和开发,难以形成市场化运作的产品和创意。

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和扶持发展的朝阳产业,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市“”工程稳步实施的要求,其发展潜力不可小觑。建议市政府要着力加快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领导,完善政策,提升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

  市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的意识,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提升的重要抓手,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提升各级各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加强部门协作,凝心聚力,进一步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保障能力,配备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文化产业工作,切实帮助企业在专利申请、资质认定、政策咨询、信贷、文化许可、版权认证与交易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尽快完善出台《江阴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扶持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创新机制,完善平台,拓展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活力

  江苏省于11月份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创建实施办法(试行)》等五项系列政策文件,突破性地将文化企业纳入高科技企业认定,经认定的文化科技企业,按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给予同等高科技企业的政策支持。因此要充分利用金融对高新科技企业的支持政策,加快文化企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拓宽文化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创新研究制订以知识产权、文化品牌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质押、登记、托管和流转等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平台,拓展文化载体的多元化、多样性,把多生态的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旅游业、信息业、包装业等较多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要搭建企企交流共享平台,加强资源整合,打通创意设计、研发生产、营销推广、衍生产品等产业链,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助推上市企业资本与中小微创意企业的对接,推动民营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助推市内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快速孵化成长。要切实发挥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扶持引导作用,聚焦重点项目,扶持发展市场前景广、潜力巨大的项目,助推企业裂变发展。

加快招商,引才引智,打造文化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鉴于当前全市文化产业规模总体偏小的现实,市政府要加大招商力度,有步骤有规划地引进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产业的高端人才和文化创意领军人物来澄创业,增强我市产业高端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要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发展前景好、具有一定实力的文化企业苦练内功,转变思想观念、经营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促进全市文化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要研究落实柔性人才政策,对优秀人才认定奖励要打破学历、获奖限制,增加价值贡献度的考量程度,实行对文化人才更为宽松的政策,从而形成人才集聚效应。要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育机制,通过引导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与相关企业合作等方式,积极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培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尤其要注重培养本土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挖掘内涵,延伸产业,促进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江阴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要深入挖掘江阴历史文化资源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江阴精神文化积淀,促进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市委政府着力推进“”工程的契机,加强对文化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加强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突出地域特色,有效保护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打造长江经济带文化名城和江南工商文化体验之都。要加快推进我市国有文化企业尤其是广电、文艺、旅游等产业集团做大做强,结合本市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出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艺艺术品,整合和开发江阴地方民乐、戏曲、民俗和民间美术等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要进一步鼓励金一文化、金杯安琪、金箍棒设计等本土成长起来的文化企业,引进风险投资,进行链式营销,实现低成本快速裂变发展。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yinshizx.com/jysms/11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